1. 首页
  2. 佛学

佛学

  • 佛弟子回家过年,如何孝顺父母?

      过年了,大家都要回家。家无论如何旧,只要有父母在,都是温馨的。家不是房子,而是亲情的一种牵挂。回家后,要孝顺父母,父母是我们的源头。佛教讲人身难得,山精鬼魅修行几千年,都是为了修到人身。我们能得到人身,父母的功德,是第一的。单单这一点上,我们对父母的感恩,就是很难报答。

    2023-10-28 13:35 606
  • 教好孩子人生的第一课——孝敬

    为什么把“孝敬教育”看得如此之重,是因为现在的很多父母把它看得太轻。也许是对孩子的爱太强烈、也许是望子成龙的心太急切,父母进入了这样一个“爱的误区”:只要孩子好、只要孩子有出息,自己怎么样都行,给孩子的,一定是最好的。比起孩子考入名牌学校、未来飞黄腾达,“孝敬教育”简直微不足道。所以,家长们,为了将来不让自己后悔,孩子的人生第一课要上好啊!

    2023-10-28 13:35 565
  • 子女理当善尽奉养父母,以报深恩大德

    因为父母有此无尽之深恩大德,所以我们必须尽此生中,能使父母心身安乐远离烦恼。才对得起如来的住世夕圣贤的教训,佛陀告诉我们:

    2023-10-28 13:35 589
  • 八件伤感情的事,夫妻们千万别做!

    夫妻,就是相识一辈子,相处一辈子,相爱一辈子。也会吵架,也会争执,也会忍耐,也会和好。夫妻本是世界上最该包容对方的人,也是最该携手到最后的人,但总有些事情就像刺,做得多了,就长进肉里,拔不出来了……

    2023-10-28 13:35 582
  • 每时每刻都应拥有感恩的心!

    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”,这句古话渐渐成了时下人的感概。然而,这份感概与自责却是可以避免的,只要肯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常回家看看,哪怕就是坐在父母的面前没有任何的言语,父母的心里也是甜的。有的人认为只要给父母买礼物和补品,让父母拥有健康的身体以及丰富的物质生活就是对父母尽孝了。其实不然,父母需要的不是物质上的满足,而是精神上的安慰。

    2023-10-28 13:35 645
  • 孝敬父母是一个家庭的福气!

    《论语》有曰:“父母在,不远游,游必有方。”初读此句,并无什么特别感受,只能大概理解其中的意思:当父母还健在的时候,不要到太远的地方,如果非去不可,也当有一个明确的去处,才能令父母安心。近年来,年轻人留下年老父母,到城市工作已蔚为潮流趋势。不少老人,子女不在身边,有了病痛,也只能拖着病体与老伴相依为命。更有些子女,还将孩子留给老人照看,于是老人不但要照顾自己,还要替子女照顾孙儿辈,生活更显艰辛。

    2023-10-28 13:35 577
  • 教育好儿女便是最大的功德

    学佛的人,必须各尽自己的本分。所谓尽本分,就是务必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,夫和父顺,主仁仆忠。这八种事,一个人都能具备。上有父母,自己就处在女子的位置。下有儿女,自己就处在父母的位置。自己用别人,就是主的位置。为别人做事,就是仆的位置。别的职分都好尽,惟独父母的职分难尽。其实也不是真难尽,就是全世界都没人提倡。

    2023-10-28 13:35 674
  • 善待父母,从“好脸色”开始

    为什么父母在我们的面前变得小心翼翼、唯唯诺诺?什么父母在我们面前不敢大声说话,总是欲言又止?为什么父母身边发生的琐事不再对我们倾诉?因为我们变了。

    2023-10-28 13:35 606
  • 穷养富养,都不如教养来得实在

    当你带着孩子出门,给孩子带上小书包、小水壶的时候,别忘了给他带上教养。有教养的人在哪里都会受到尊重,而没教养的样子,真的很丑。

    2023-10-28 13:35 691
  • 改变孩子一生的忠告

      指责中长大的孩子,将来容易怨天尤人。 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,将来容易好斗逞强。 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,将来容易畏首畏尾。  怜悯中长大的孩子,将来容易自怨自艾。  嘲讽中长大的孩子,将来

    2023-10-28 13:35 624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联系电话:0755-29584627

微信号:13713769919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