采集数据分类
-
看破无常是逃避现实吗?
佛教常说的“无常”,是世间的真相,是人生的实质。所以,认识无常非但不是逃避现实,恰恰是要我们认清人生最大的现实,整体的现实。世人总是将无常当做人生障碍,当做破坏幸福的无形杀手,那是自身错误观念造成的。若能透彻无常本质,就不会因无常变化带来痛苦了。
-
皈依佛门有什么条件限制吗?
什么人可以皈依呢?有人说我皈依没吃素,能不能皈依?在印度佛住世时,乃至经典所讲的吃素叫持斋,它不叫吃素,叫斋,而不叫素。这个素食,已经有一千六百年了,在中国佛教这个历史的过程当中,已经成为优良传统,学佛也以素食作为一种标准。
-
怎么选择本尊阿弥陀佛像的供奉?
阿弥陀佛画像很多,在选择自己的本尊时应注意哪些事项?选择你喜欢的。你看到这个像,看到起喜欢,这个最好。而且选择一尊之后,最好是一生都不改变。现在照相的技术很好,你家里面供的这一尊,一尊阿弥陀佛,你把它照下来,照成照片,无论你去旅行到哪个地方,还是供这尊佛,你都看这尊佛,看久了印象深刻。
-
为什么佛说富贵难求?
佛说富贵学道难,是观察众生的根机加以述说的。何以富贵学道难呢?一个人今生能得到富贵,也是他的宿世行善积德的异熟果。而在享受种种五欲六尘快乐时,迷惑造业者多,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的种种诱惑,令他享乐唯恐不及,很难产生向道修行之心。
-
佛历知多少?
按照目前世界上所统一的佛诞时间,佛诞生于距今2557年,中国历史记载则是诞生于周昭王24年,距今3040年,到底哪一个正确,历史学家及佛教界无从考证。下面将网上搜来的有关内容附上,供大家参考。一、中国历史记载,据《周书异记》说,佛生于周昭王二十四年,北齐时法上法师也如是说(《历代三宝记》卷一谓法上引《穆天子别传》而说)。
-
进入佛门的第一步要怎么做?
在当今时代,很多烧香拜佛的人,并未受过三皈依,却自称是佛教的信徒。我们虽不必否认他们的信仰,但按照佛教戒规的要求,如要信佛,应从皈依三宝着手。皈依三宝虽为进入佛门的第一步,但如不走第一步,岂能走出第二、第三步?要走第二、第三步,必定先从第一步开始。佛弟子的次第,是以所受戒法的层次而定,皈依三宝,是最先入门的基层。在家居士分为三皈、五戒、八关斋戒、菩萨戒,一切戒皆以皈依三宝为根本。皈依三宝既是入佛信佛的第一步,佛教不舍一切众生,故对请求皈依者的尺度放得特别宽:六道众生
-
哪十样东西是学佛人不求的?
一、念身不求无病。身无病,则贪欲乃生。贪欲生,必破戒退道。知病性空,病不能恼,以病苦为良药。译文:思惟身体不求没有疾病。身体没有疾病,贪欲就会生起。贪欲生起,必定会破毁戒律,退失道心。了知疾病本性空幻,疾病便不构成恼害,因此以病苦为良药。
-
初学佛法时的几个知见问题
由于无始以来烦恼业障的染污,人们大多具有各种各样的心理缺失,刚刚接触到佛法的时候,没有经过系统的佛法熏修,或者没有明师的引导,或者受到缺乏正信正见者的误导,或本身对佛法的误解,往往在学佛的过程中形成一些不正确的知见。
-
教你如何正确许愿还愿
许愿和还愿,是信奉佛教的善男信女们事佛礼佛的一种方式。一般说来,佛教信徒有什么愿望,就到佛前祷告,祈求佛祖施展法力,满足自己的愿望,如:有求财的,有求子的,有求免灾的,有求保平安的。在祷告的时候,信徒为了表示诚心诚意和愿望的迫切,一般都同时许下诺言:
-
这六条入寺规矩你都知道吗?
佛教团体,最重纪律。受了戒的人,习过威仪,自然动作合礼;普通学人,何能懂得,不免招惹讥笑。特为写出几条通常规矩来,作个参考。(一)入寺,入寺门后,不宜中央直行,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。入殿门里,帽及手杖须自提携,或寄放他室为佳,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。